虽然在从叙利亚撤军这个问题上,特朗普朝令夕改,让人捉摸不透。但是,各方势力依然蓄势待发,准备随时填补美国人撤出后留下的空白。
在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中,最为积极的当属军队规模名列北约第二的土耳其。土耳其大兵压境于土叙边境,天上是来自美国的F-16;地下的装甲主力是德国的豹IIA4和利用以色列技术改造的美制M-60T主战坦克。当然除了这些来自西方美国的武器之外,土耳其的国产装备也颇为引人注目,比如无人机、自行火炮等等。在2018年初,土耳其在阿夫林地区对库尔德人使用武力之时,土耳其总理比纳利·耶尔德勒姆敦促曾夸耀,土军使用的武器弹药“75%还多”都是国产的。
其实,土耳其的军事工业能有如此巨大的发展,也就是近30多年的事情。虽然,早在上世纪20年代,土耳其就在其“国父”凯末尔的带领下推翻了土耳其苏丹的统治。但是,奥斯曼帝国的垮掉,并没有给土耳其带来巨大的工业进步。在很长的时间里,土耳其的工业体系非常薄弱,更别说技术水平要求更为严格的军事工业。直到1985年1月土耳其议会制定了《关于独立国防工业开发与支援管理局的法令》之后,土耳其的军事工业才有了快速发展。
如今,土耳其已经逐渐建立了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著名的军事工厂包括戈尔朱克海军造船厂、塔什基扎克海军造船厂、Aselasan军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MKEK机械化学工业公司(该公司是土耳其最大的国营军工联合企业,属于工商部领导公司下辖21家工厂,可分为10种类型的专业厂包括国防装备厂,炮弹厂,机械厂,轻武器弹药厂,火箭工厂等)、图萨斯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该公司建于1984年,为土耳其与美国的合资企业。土方投资51%,美方投资49%,其中通用动力公司占42%,通用电力公司占7%)、ROKETSAN公司(受土耳其国防工业执行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主要从事火箭导弹的研制与生产)
建立了厂房,并不能保证可以生产出先进的武器装备。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土耳其来说,采用“山寨”之路或许是一条捷径。毕竟,土耳其作为北约国家,在获得西方的技术支持时,受到的阻碍较之其他国家要小很多。同时,独立后的土耳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并没有过度交恶,从东方体系获得一些军工技术的道路也没有堵死。所以,土耳其在获得军事技术时可以左右逢源。于是,土耳其利用自己的这种独特的优势,采取了“引进—消化—模仿”的方式,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如今,在土耳其的现役装备中,既可以看到使用韩国技术研制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也能看到使用中国技术生产的大口径火箭炮。
当然,到了今天土耳其发展军事工业的意义,不再是简单的建立独立的国防工业那么简单,而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要知道,如今的土耳其早已不甘心将自己的影响力局限于小亚细亚半岛。同时,西方国家对于埃尔杜安近些年来的做法也极为不满,动辄就会使用“武器禁用”的大棒来敲打土耳其。无论是大国雄心,还是对于西方盟友的不满。直接导致了埃尔杜安希望一个具有攻击性且自信、不太依附其西方盟友的“新土耳其”崛起。同时,由于埃尔杜安与西方关系不睦,所以让其产生了希望将各种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或者自己家族的手中。军工体系,同样也在其控制的范围之内。
在2017年1月31日,他在主持发展军备的会议上表示,“只要哈韦尔桑公司、阿塞尔散公司和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是各自为政、相互分开的实体,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必须将它们集中起来统一领导”。而所谓的统一领导,就是将军事工业纳入由他本人进行垂直领导的范畴。于是,到了2017年12月24日,埃尔杜安已经掌控了国防工业局,并亲自担任国防工业执行委员会主席。领导着土耳其武装力量基金会,且该基金会在电子设备企业阿塞尔散公司中持股85%,在负责航空航天和卫星的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中持股54.5%,在制造导弹、大炮、弹药的罗克特桑公司中持股55%,在专业软件企业哈韦尔桑公司持股99%,还在许多其他公司持股。埃尔杜安控制了土耳其的军工体系,也将自己的家人“塞进”了军工单位,比如为土耳其军队生产直升机的巴伊卡尔·马基纳公司,很可能控制在其小儿子比拉尔·埃尔多安和女婿塞尔丘克·巴伊拉克塔尔的手中。
抛开埃尔杜安家族对土耳其军工企业的掌控不谈,如今土耳其军工确实获得了巨大发展。如今土耳其已经研制出,“阿尔泰”坦克、T-155风暴自行榴弹炮、T-122多口径多管火箭炮、ACV-15两栖步兵战车、J-600T短程弹道导弹、T-129武装直升机……除了这些常规装备之外,土耳其还研制了“风暴”电磁轨道炮,并且已经从西班牙引进技术准备建造“阿纳托利亚”号两栖攻击舰,还准备研发TF-X第四代隐身战机。
土耳其军工产业的逐渐羽翼渐丰,不仅仅能够提供给本国军队,甚至已经开始向多个国家进行出口。据统计,2017年,土耳其军工出口的收入为17亿美元。其中美国是土耳其最大的武器出口市场,几乎占到了土耳其武器总出口量的36.1%(2013年)。当然,近些年来,随着土耳其武器的“越来越先进”,前来采购武器的国家也越来也多。卡塔尔就采购了各种舰艇20余艘,各种装甲车辆近300辆。而且还将T-129武装直升机出口给了巴基斯坦和菲律宾。或许是看到武器出口搞的红红火火,埃尔杜安总统甚至提出到2023年,土耳其武器出口额将达到250亿美元。
不过,土耳其武器出口方面的万丈雄心,遭遇的确实技术瓶颈。比如,T-129武装直升机,使用的是美制CTS800涡轴发动机;“岛”级护卫舰的燃气轮机,同样是来自美国的LM-2500。于是,当美国挥舞贸军事限制的大棒之后,土耳其想要生产这些武器估计是难于上青天。想要顺利出口,无异于痴人说梦。
由此看来,土耳其的武器生产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也只是“看上去很美”。
文档下载: 导出为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5000人遇难(2023-02-12/编辑).doc文档